Skip to content
首頁
最新消息
策展理念
短片介紹
藝師介紹
各地展覽
高雄展區
雲林展區
台中展區
台北展區
Menu
參展藝師
洪平順
施慶義
顏三泰
蔡華添
林聰賢
陳明洲
吳登興
蘇仁義
魏幼謙
廟宇彩繪工藝
人間國寶 洪平順
彩繪是台灣廟宇空間中一項重要的特色,彩繪裝飾能使建築形體的性格與特色完整的呈現,是一項結合「美術」、「書法」及「工藝」的一種綜合藝術。
藝閣工藝
藝閣工藝技術保存者 顏三泰
藝閣又稱「裝臺閣」,最初是讓穿著古代華麗服飾的藝旦坐在木製的閣棚上自彈自唱,由壯漢抬著參與媽祖遶境的行列,顏老師堅持用寺廟彩繪保存傳統典雅的韻味,即使藝閣的形體變化,或加上燈光機械,仍使用較古典的方式進行製作。
燈籠工藝
技術保存者 林聰賢
林師傅的燈籠堅持傳統圖像,配色皆要精準,宮殿名稱深藍色,神明使用紅色,絕不花俏,甚至製作建醮用的燈籠前必先齋戒七天沐浴更衣後再開始製
作,耗費多時並注入對信仰的虔誠與感謝,林師傅一筆一劃的堅持,點亮了吉祥與光明。
龍獅製作工藝
龍獅製作技術保存者 吳登興
北港德義堂第五代傳人吳登興龍獅製作技術嫻熟,獲登錄「龍獅製作技術」保存者與「龍鳳獅陣」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。四歲學舞獅繼承父親龍獅製作志業,是目前全台最年輕的雙登錄保存者。
轎前吹
傳統表演藝術藝師 蘇仁義
蘇仁義出身鼓吹世家,民國81年開始學習嗩吶師承王媽誇,是當今祭典音樂中的新秀,目前為北港集雅軒及開路鼓北威聲負責人,從事授課、擔任嘉義城隍廟頭手樂師,在鼓吹藝術上頗受各方肯定。蘇師傅表示:「科技發展迅速,也和傳統藝術互相競争。但仍然希望能透過傳授,將這項繼續傳承下去。」
哨角工藝
哨角工藝技術保存者 魏幼謙
哨角聲起,宣布神祇的到來;哨角聲代表莊嚴,呼喚兵將近身保護,驅趕邪魔。全台首位手工哨角藝師,一雙手敲出上千支哨角,高齡95歲的魏師傅,讓我們看見傳統工藝的精湛。
米粿雕工藝
工藝師 施慶義
「瑞福商店」創辦人施瑞麟擅長米粿雕,生前為雲林縣唯一「看桌」製作人,長子施慶義不僅承襲父親好手藝,更要擦亮「瑞福商店」招牌,讓它持續發光發熱。
金紙工藝
工藝師 蔡華添
「茂春百年金紙店」年屆九十的蔡華添師傅,至今紙張仍用竹紙、朱印,貼箔也堅持手工製作,保留了傳統的工序。
粧佛工藝
傳統工藝師 陳明洲
木雕與漆藝的結合,虔身誠心妝點佛靈活現,陳師傅在本領域鑽研四十餘年,對他而言,每尊神像的雕刻如同修行般,需静心釋出最大的虔誠與善心。
Close Menu